主營無水碳酸鉀,重質碳酸鉀,輕質碳酸鉀等
重質碳酸鉀目前在工業上的用途比較的廣泛,主要可用于玻璃、印染、肥皂、搪瓷等行業,也可以作為膨松劑應用在食品行業當中。那么重質碳酸鉀是如何制成的呢?以下就是制作的幾個常見的方法:
1、離子交換法
將氯化鉀配成250 g/L溶液,加入少量碳酸鉀將鈣、鎂離子除去。將碳酸氫銨用水配成200 g/L的溶液。然后將氯化鉀溶液逆流通入離子交換柱,并且還要用軟水洗掉樹脂間隙中殘留的氯離子,洗凈后將碳酸氫銨溶液順流通過樹脂交換柱,從而能夠得到碳酸氫鉀和碳酸氫銨的混合稀溶液。經一次蒸發之后使得碳酸氫銨分解,再經二次蒸發之后使碳酸氫鉀大部分分解為碳酸鉀,隨后將冷卻析出的氯化鉀結晶進行過濾,然后三次蒸發至54℃。Bé過濾除去鉀鈉復鹽。溶液經過碳化之后使得碳酸鉀成為碳酸氫鉀,再經過經結晶、分離、水洗、煅燒制得成品。
2、電解法
氯化鉀溶解到濃度達270~300 g/L,之后再加適量碳酸鉀及氫氧化鉀除去其中的鈣、鎂離子,溶液澄清后用鹽酸調至Ph8~10,在槽電壓為2.8~3.5V、槽溫60~70℃下電解得濃度為10%~15%的氫氧化鉀溶液,并且還需要經過蒸發濃縮至氫氧化鉀濃度為50%時,冷卻至30~35℃之后析出的氯化鉀回收再用。濃堿液稀釋至44%左右進行預碳化,當氫氧化鉀達30 g/L以下時,過濾除去氫氧化鎂沉淀,再經濃縮除鈉后進行碳化以便得粗碳酸鉀,隨后繼續碳化得碳酸氫鉀結晶,結晶經水洗、離心分離、煅燒,制得精制碳酸鉀成品。
3、草木灰法
主要利用各種植物殼,如桐子殼、棉子殼、茶子殼和葵花子殼等,燒制成草木灰,草木灰是碳酸鉀、硫酸鉀、氯化鉀的混合物。用浸取、蒸發和結晶的方法,分別加以分離。凈化方法有許多種,或加碳酸鎂除磷,或通入二氧化碳預碳化除雜.或加石灰乳除磷、鋁、硅等。需經二次蒸發、冷卻、分離之后再經干燥制得碳酸鉀成品。
4、路布蘭法
將硫酸鉀、煤粉、石灰石按一定配比混合并且要加水攪拌。其中氯化鉀要控制在6%~8%、鈉鹽控制在8%~10%,然后在900~1000℃溫度下進行焙燒得黑灰。隨后將獲得的黑灰粉碎,再用熱水浸取之后浸液蒸發使部分未轉化的硫酸鉀析出,隨后經過分離后清液送碳化塔預碳化。碳化液加高錳酸鉀使鋁、硅、鐵等雜質沉淀,并且將濾液蒸發至碳酸鉀、鈉復鹽及雜質沉淀析出為止,隨后將清液經二次碳化得粗制碳酸鉀結晶,之后將結晶過濾、水洗、500~600℃下的高溫煅燒之后制成碳酸鉀成品。
以上四種方法就是制備重質碳酸鉀的制作方法了,其中一二種比較的常見,但是我們在進行生產的時候一定要按照相應的比例、合適的環境下進行制備生產。